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8:49 点击次数:84
魏宗万,这名字在娱乐圈可谓响亮,无人不知。但你知道吗,他其实是个豪门出身,而且曾是一名不甘平凡的问题少年。
1938年,魏宗万咧嘴一笑,降临在上海的一个富裕商人家里。作为家中最小的宝贝,他本应该享受优渥的生活,无忧无虑。
可他和哥哥们不一样,规规矩矩地读书可不是他的风格,反倒是对戏曲情有独钟。6岁那年,他第一次看了场京剧,瞬间就被深深吸引,真是一发不可收拾。
在那个年代,演戏可算是个低贱的职业,但倔强的魏宗万却偷偷地往戏院钻,自己琢磨着学唱腔。这个背景优越的孩子,究竟是怎么会对戏曲产生如此执着的热爱呢?在家人施加压力的情况下,他是如何一寸寸坚持过去的呢?
对戏曲这门艺术的热爱,真的是一份执着的坚守。无论是唱腔的优美,还是舞台上的精湛表演,那种渗透心灵的魅力总能让人心醉。每一次的排练,每一场的演出,都是为了那份初心。即使外界的声音再纷杂,也无法动摇对戏曲的热情。
就像一颗种子,无论经历多少风雨,依然会奋力生根发芽,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。在父亲看来,戏子就是那种不入流的角色,根本不是正经人该干的事。每当他看到儿子想学戏,就会气得抓起藤条,狠狠地打上去。
不止这些,他还下了命令,坚决不允许儿子走近戏院一步。可家人越是阻挠,他的心就越坚定。趁着家里人不留意,他溜去了戏院,把攒下的零花钱全花在了戏票上。
看完戏回家的时候,他还悄悄地跟在街边戏班的师傅后面,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,仔细琢磨每一招。
就这么坚持了三年,他居然把一整出折子戏学会了。他兴奋得想在家人面前秀一秀,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一阵冷嘲热讽。
这次打击不仅没把魏宗万打倒,反而让他的追梦决心更加坚定。他心里清楚,自己注定要在这条路上一路走下去。
工厂里的戏剧新生
魏宗万中学毕业后,听父亲的话去了上海汽轮机厂当工人,不过在流水线上的那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,真让他感到透不过气来。
工友们聊的话题他总是插不上话,整天独自一人藏在厂房的角落,模仿戏曲里那些人物的动作。这行为让他在工友眼里成了个戏痴,家里人也对这个不务正业的儿子越来越失望。
直到了18岁那年,他在厂里的公告栏上看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招生简章,可是文化课实在不怎么行,结果第一次就没考过。
失败并没有让他泄气,反而让他的决心更加坚定。不过,第二次考试的结果还是让他没能如愿。
两次失利不但没让他灰心,反而更增强了他的拼劲。1959年,21岁的魏宗万终于拿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。
捧着通知书的他,心里一方面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,另一方面又对家人的反应心存不安。他不知道,回家后会面临怎样的情况。
魏宗万的家庭裂痕
抱着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,他兴奋地推开家门,想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。
可他老爸却一脸严肃,冷冷丢下一句话:“你打算去当演员?这可真丢了咱魏家的脸”!
他大哥更狠,以兄弟要结婚为名,把他的房间塞得满满当当的,不仅杂物满地,连他的行李也被丢到了走廊上。此时此刻,魏宗万的心里已经彻底凉了。
消息迅速在街坊四邻传开,有人劝他别做白日梦了,回去厂子里老老实实上班,还有人冷嘲热讽,说他就像癞蛤蟆想要吃天鹅肉一样。
最让他心碎的,是他父亲当众宣告要与他断绝父子关系的那一瞬间。他没多说,只是静静地把散落在走廊里的行李收拾起来,入住了一家月租3块钱的破旧小旅馆。
尽管如此,他依然没让眼前的艰难折服,心里对戏曲的热爱让他默默立下了志向:一定要在这条路上开创出一番事业。
从龙套到大明星的逆袭之路
魏宗万在上海戏剧学院没有任何表演基础,班里总是那个不起眼的存在。
有一回排练,他紧张得连台词都忘了,老师当场就把他骂得体无完肤。可没想到,这不但没让他气馁,反而激励他往前冲。
从那天起,魏宗万就像中了魔一样,天没亮就起床练功,晚上熄灯后还在走廊里琢磨角色。
1963年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,然而,他得到的只有一些跑龙套的机会,几乎连台词都寥寥无几。
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备而来的人。某次演出中,主演突发疾病,魏宗万临时上阵,凭借平时的努力,一登场就让观众如沐春风。
从那之后,他在话剧舞台上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1982年,44岁的魏宗万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,导演张军钊来找他,邀请他在电影《一个和八个》中饰演一位老兵。
拍摄条件差得吓人,零下十几度的雪地里,他硬是没用替身,自己趴着向前爬,手冻得连感觉都没了,他依然在坚持,这种敬业精神连张艺谋都忍不住称赞。
不过,真正让魏宗万一炮而红的是1993年的《三毛从军记》。为了让他出演“老兵油子”这个角色,导演张建亚可是三番五次上门找他。
这部剧让他获得了第十三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,就这样,一个曾被人轻视的追梦少年,终于蜕变成了备受尊敬的演员。
可当他站在演艺事业的顶峰时,对待生活和家庭的态度却让大家都感到震惊。魏宗万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,竟拒绝了所有广告代言和综艺节目,仍选择住在一间普通的出租房里。他不想买大房子,也是有他自己的一番说法。
他的婚姻故事真是让人心头一颤。1970年,32岁的魏宗万遇上了带着女儿的单亲妈妈周惟明,亲友们纷纷劝他别结婚,可他却坚决地说我就看中了她的品德。
结婚后,魏宗万把继女视如己出,疼爱得不得了。每天早晨,他都会骑着自行车送孩子上学,工资一毛不拔,心里想着的就是给继女买一架钢琴。
到了80年代,魏宗万和周惟明又迎来了个小女孩,生活虽然有点拮据,但一家人的氛围特别温馨。这些寻常的日子,反倒成了魏宗万心底最珍贵的回忆。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但这个家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。
魏宗万的晚年,仿佛一场岁月的洗礼,他渐渐学会了释怀。那些曾经的执念和烦恼,像秋风中的落叶,悄然飘散。他开始享受简单的生活,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与朋友,珍惜彼此间的陪伴。心中的包袱渐渐放下,让他的人生多了一份从容与淡然。
如今,魏宗万已满八旬,他早已离开了演艺圈,生活中愈发低调。就连某个卫视想为他制作专题纪录片,他都给拒绝了。
多年过去了,他和家人之间的心结始终没有完全打开心结。现在的魏宗万还是租着房子,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放着两个女儿的照片,旁边整齐地摆着一排发黄的剧本。
面对是否后悔选择演戏的提问,老人微微一笑,轻轻摇了摇头,说:“至少,我过得是我想要的样子。”让咱们为这位一生奉献给艺术的老人送上祝福吧。